科学家回顾了7000项关于微塑料的研究他们惊人的结论引起了人类的注意
本文最初发表于The Conversation。
20年前,《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展示了环境中微小塑料碎片和纤维的积累。它将这些颗粒命名为“微塑料”。
这篇论文开辟了一个完整的研究领域。从那时起,已有7000多份已发表的研究表明,微塑料在环境、野生动物和人体中普遍存在。
那么我们学到了什么?在今天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包括我在内的一个国际专家小组总结了目前的知识状况。
简而言之,微塑料广泛存在,在地球最偏远的地方积聚。有证据表明,从食物链底部的微小昆虫到顶端的捕食者,它们对生物组织的各个层面都有毒性作用。
微塑料普遍存在于食品和饮料中,并在人体中被检测到。它们有害影响的证据正在出现。
科学证据现在已经足够了:迫切需要全球采取集体行动来解决微塑料问题——这个问题从未像现在这样紧迫。
微塑料通常被认为是一维尺寸小于等于5mm的塑料颗粒。
有些微塑料是有意添加到产品中的,比如肥皂中的微珠。
另一些则是在较大的塑料物品分解时无意中产生的——例如,在洗涤聚酯羊毛夹克时释放的纤维。
研究已经确定了微塑料的一些主要来源:
化妆品洗面奶
合成纺织品
汽车轮胎
的化肥
地膜农业中用作地膜的塑料薄膜
钓鱼绳和渔网
用于人造草坪的“橡胶屑填料”
塑料回收利用
科学还没有确定较大的塑料分解成微塑料的速度。他们还在研究微塑料变成“纳米塑料”的速度有多快,纳米塑料甚至更小,肉眼看不见。
很难评估空气、土壤和水中的微塑料含量。但研究人员已经尝试过了。
例如,2020年的一项研究估计,每年有80万吨至300万吨微塑料进入地球的海洋。
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陆地环境中的泄漏量可能是海洋环境的3到10倍。如果正确的话,这意味着总量在1000万吨到4000万吨之间。
消息变得更糟。到2040年,释放到环境中的微塑料可能会增加一倍以上。即使人类阻止了微塑料流入环境,更大的塑料也会继续分解。
在1300多种动物体内检测到微塑料,包括鱼类、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
一些动物误以为这些颗粒是食物而误食,导致肠道堵塞等伤害。当动物体内的塑料释放出它们所含的化学物质时——或者那些搭便车的人——动物也会受到伤害。
Karen Raubenheimer是伍伦贡大学的高级讲师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