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主要日报的一篇专栏文章宣称,莫迪总理连续第三个任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英国日报《卫报》的一篇专栏文章写道,印度人民党在三个邦议会连续三次获胜,再加上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广受欢迎,以及阿约提亚的拉姆神庙(Ram Temple)落成典礼等情感问题,使得印度人民党连续第三次当选中央政府“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汉娜·埃利斯-彼得森的这篇专栏文章指出,藏红花在中央邦、恰蒂斯加尔邦和拉贾斯坦邦这三个中心地带的大行其道,为人民党进入明年关键的人民院选举增添了更多力量和动力。
该专栏指出,在议会在三个邦获胜后,莫迪总理本人也毫不掩饰地预测“这个帽子戏法保证了2024年的胜利”。埃利斯-彼得森在她的文章中补充说,在印度当前的政治格局中,政治分析人士的共识是,莫迪和人民党获胜是“最可能的结果”。
“总理作为一个政治强人的受欢迎程度,加上人民党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议程,继续吸引该国占多数的印度教,特别是在北部人口稠密的印地语地带,”该专栏写道,并补充说,“自2014年莫迪当选(总理)以来,在邦和国家层面,国家机构严重偏向人民党。”该专栏进一步指出,虽然在印度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反对人民党的势力很强,但在全国范围内,它被视为“支离破碎和软弱”。
据《卫报》报道,主要反对党——印度国民大年党——在本月的特伦甘纳邦选举中获胜,但总共只在三个邦掌权,而且被认为“等级森严,充斥着内斗”。“最近成立的由所有主要反对党组成的联盟——首字母缩写为INDIA——尚未在关键问题上团结起来,尽管它发誓要集体对抗人民党,”文章进一步写道,并补充说,“总体感觉是,在这个阶段,人民党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胜利,”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Policy Research)研究员尼兰詹·西尔卡(Neelanjan Sircar)说。“问题更多的是:哪些因素将决定胜利的规模?”
该专栏指出,人民党在“全国大选前推动”——“Viksit Bharat Sankalp Yatra”,它的特点是在未来两个月向全国各地的城镇和村庄部署“数千名政府官员”,“任务是讲述人民党在过去9年里的成功”。据《卫报》报道,国防部还在战争纪念馆、国防博物馆、火车站和旅游景点设立了822个“自拍照点”,人们可以在那里与莫迪总理的头像合影。
埃利斯-彼得森写道:“莫迪总理在2014年主要是在反现任浪潮的支持下上台的,而他在2019年的连任胜利几乎是在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空袭之后获得的,在民意调查前几个月发生了一起恐怖事件,导致了对他有利的国家安全情绪风暴。”然而,她在文章中补充说,目前尚不清楚印度人民党是否能够像2019年那样重演其压倒性的胜利。
该专栏指出,人民党在关键的比哈尔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地位仍不确定,并补充说,“就业和通胀”等问题可能会影响投票模式。“人民党在拉贾斯坦邦、中央邦和恰蒂斯加尔邦的压倒性胜利再次确认了莫迪总理的受欢迎程度。尽管总理与邦选举没有多大关系,邦选举是为了选举地方议会成员,但人民党战略性地把莫迪放在了他们竞选活动的前沿和中心,取代了地方领导人的位置,他出现在几十个集会上,直接向选民呼吁,并将自己呈现为党的化身。”卫报专栏进一步写道。
它补充说,“莫迪总理在这些竞选演讲中传达的信息,结合了对人民党家长式福利计划和民族主义议程的强调。”该专栏称赞莫迪总理“在将印度提升为全球大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无论是在国际政治中,还是在最近的8月登月中”。
在1月22日莫迪总理主持的公羊寺盛大开幕仪式上,该专栏指出,在大选之前,这是“可能主导人民党议程的最大问题之一”。这篇文章写道,围绕寺庙落成的“大张旗鼓”预计将成为一个全国性的事件。
该专栏援引印度人民党全国副主席拜贾扬·潘达(Baijayant Panda)的话说,该党对人民院(Lok Sabha)选举的前景非常有信心。据《卫报》报道,他将这种信心部分归功于“莫迪溢价”,并详细解释说,由于莫迪总理的“超高人气”,人民党在全国选举中的表现往往比邦选举要好。
报道援引潘达的话说:“在实地,乐观情绪高涨,即使在我们传统上没有获胜的地区也是如此。”“在邦选举中取得这样的胜利,完全巩固了我们的地位,”他补充说。
在一些批评者担心莫迪总理的第三个任期及其对印度的预示之际,潘达肯定,这将以经济成功和印度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来定义。在反驳针对人民党的社群主义指控时,潘达补充说:“我敢说任何人都指出,在印度的治理中,少数民族,无论是穆斯林、基督徒、佛教徒还是锡克教徒,都受到了歧视,你找不到一个例子。”(ANI)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